为深入贯彻落实学校关于本科教学高质量发展的要求,全面推进思政课程教学与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,2月26日下午,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第四期“教研工作坊”。本次工作坊聚焦赛事分类体系解读与思政教育专项赛事实施策略,教学院长方阳娥作专题指导。学院全体班子成员、教研室主任及全体教职工参会。
方阳娥以“教赛互促、提升思政课的亲和力和针对性”为主题,系统梳理了赛事矩阵架构。他从顶层设计角度出发,详细解读了顶级赛事、A类重点培育赛事、B类区域影响力赛事的时间节点与申报要点,并着重强调思政教育专项赛事的思政融合路径。
针对实施要点,方阳娥提出“三个聚焦”策略:一是聚焦时间节点把控,建议教师提前布局校赛备赛期与材料冲刺期;二是聚焦赛道选择优化,建议优先申报顶级赛事的同时,通过其他赛事形成梯队支撑;三是聚焦思政元素渗透,通过微电影创作、公开课展示等创新形式实现课程价值引领。他还结合《南京审计大学本科标志性教学成果贡献分认定暂行办法(2025版)》,解读了赛事成果的转化机制与激励政策。
金晶院长在总结中指出,当前学校正处于落实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整改要求的关键期,全体教师需以赛事为抓手提升教学改革成效。她强调,一要深化“以赛促教”理念,通过赛事反哺课程建设与教学方法革新;二要强化跨学科协同,尤其要注重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与文科专业的产教融合;三要完善成果积累机制,将学生参赛作品纳入教学案例库,形成可推广的教学范式。
本次教研工作坊的举办,不仅帮助教师明晰了赛事申报路径与思政融合方向,更通过政策解读与案例剖析激发了教师参与教学改革的积极性。学院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,持续推进“教研工作坊”常态化建设,为打造具有南审特色的“课程-竞赛-成果”三位一体育人体系奠定坚实基础。